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编者按】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出生人口和总人口数的快速增长,每年的死亡人口数也成比例增长。进入1997年后,每年的死亡人数已愈800万,而10年后的2007年则达到愈900万死亡人口的新高峰,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口最高的年代。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自杀是15岁~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17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16.2万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亲或父亲。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10余年,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后半生……

  近期中南大学发生的校园血案与复旦大学及上海某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精英猝死事件再一次提醒世人,生命何其脆弱,该如何让人们懂得生命之可贵?

  据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死亡人口为943万。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曾到北京一所中学演讲,问听众中有多少人思考过死亡,90%的学生举起了手。他又问多少人不怕死?10%的同学举起了手。他说:“‘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很多社会上犯罪的人几乎都是不怕死的。”正确认识死亡,接受死亡是很有必要的,而我国的“死亡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从政府或社会的角度建立积极有效的防止自杀行为发生的救治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专家指出:“中国的自杀预防大多都靠自杀者的亲人来独立承担,没有社会支持,没有相关组织援助,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太沉重了,弄不好全家人都毁了。”当事人或亲友则常常发出这样的心声:“多希望有谁能给我们一些帮助和指导呀!”

  记者从网上查到,由中国预防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编写的《死亡教育》一书已经出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区铁十一小、北京166中学等学校都在尝试生命教育。据悉,这些学校的生命教育不仅局限于应急避险等内容,而是将其扩展为生存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和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推荐阅读福建发生校园暴力案件:少年模仿电影打死同学 
  推荐阅读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为何总见学生没素质?
  推荐阅读校园暴力频发 专家建议“三力合一”进行遏制

  海口市一所中学曾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在模拟演示中了解尸体火化过程。组织这次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说:“在一次朋友母亲的葬礼上,我看到遗体被送入焚化炉,亲人跪地失声痛哭,在强烈震撼中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我希望学生们也能有这样体验,感悟生命及生活的美好。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可以教会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殡仪馆,同学们不仅严肃认真地观看演示,静听讲解,还询问了火化一具尸体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温度,使用什么燃料等问题。出了火化间,教师对他们讲:生命如此脆弱,死后剩下的只有一把骨灰,所以要学会珍惜。在家,珍惜亲情;在学校,珍惜同学友情、师生情。学会理性对待矛盾,珍惜自己和他人。”

  周女士的表兄1997年在上海查出胃癌晚期,这位航空领域的高级工程师要求女儿,将自己骨灰带回四川泯江播洒,他说:“长江经四川,最终流到上海吴淞口入海,汇入太平洋。我从四川大学毕业出川,最终落足上海娶妻生女,而女儿最后去了美国,在太平洋彼岸有了后代。”

  因而,当他故去后,女儿特意从美国回来,将他的骨灰从上海带到成都都江堰附近的泯江播撒。据他的亲戚说,“5·12”大地震后,泯江的那一段已经改道了。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面临儿女要与父母谈论百年之后的归属问题。陈女士日前告诉记者,父母一代经历的复杂人生,使儿女们学会接纳他们个性的不同,进而学会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差异,这也是尊重生命的学习。




上一篇番茄妈妈与哈佛女孩:快乐教育如何叫好又叫座

下一篇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 “假单亲”现象引关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