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作者:佚名
质疑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样的研究证明我们能够“在潜意识中思考”。也就是说,认为潜意识系统能够像意识一样对信息进行处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潜意识或许能够处理外界呈现的符号,例如数字或单词,然后判断它的含义。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就像一个容器,装满了我们的冲动、未满足的欲望和创伤回忆,这一切都被抑制,让意识过程得以保持完整;而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有时候将潜意识描述成整体当中的一个“系统”,其中的自发活动可能轻易影响我们的行为。
描绘出这样一个“强大”的潜意识,自然引起了方法上和观念上的争议。在这个领域中,有数量众多的研究从未被成功重复,显然,这说明这些研究的有效性令人怀疑。也正是这些失败引发了心理学上的可重复性危机。
强大的潜意识本身也同样引来了批评。例如,在1992年出版的著作《重新发现心智》(Rediscovery of the Mind)中,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 Searle)直接批评了弗洛伊德的象征性的潜意识。他指出,想象一个运作方式与意识完全相同,却没有意识的潜意识是荒谬的。塞尔认为,要清晰地描述潜意识,唯一可能的方式就是使其进入意识,他称之为“连接原则”(principle of connection)。
后来,英国华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尼克·查特(Nick Chater)也对“深层”潜意识的观点提出了批判,他认为事实恰好相反,“精神是平的”,每一个精神活动都是一次瞬间的创造,然后进入大脑活动,而不是潜意识处理的结果。在2006年出版的《新的潜意识》(Le Nouvel Inconscient)中,法国神经科学家里昂奈尔·纳卡什(Lionel Naccache)为丰富、完善的潜意识活动进行了辩护,同时对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并非全盘否定弗洛伊德,而是补充了一些观点,指出所谓的压抑,或者说象征性的潜意识,与认知神经科学所了解的知识相悖。
意识之外
对潜意识的不同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问题:如果说潜意识执行着与意识完全相同的功能,那么意识究竟有什么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十分了解意识的功能,也需要了解它的机制。今天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不同理论争锋相对,却没有一个能够给出一种确定性的解释,帮我们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将现有的理论一一排序是不可能的,但是将理论区分成两种类别也许有帮助。第一类理论建立在这样一种观点上:意识是一种基于神经表征(相当于一套特定的神经活动组合,表明对应的信息是如何在心智中被呈现的)的属性,例如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或者循环过程模型中展示的周期循环性。但是,这些理论都难以解释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有什么差异。
反之,第二类理论的基础是意识取决于特定的神经机制。其中之一便是全局工作空间理论,这或许是目前接受程度最广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大脑皮层有一套神经网络,这个网络的基本功能是让神经表征能够被整个大脑感知,当某个神经表征发生在这个网络中时,它就变成了意识。
那么,潜意识就是除此以外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就是那些没有进入这个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过程。理论还区分了阈下处理和潜意识过程,在阈下处理过程中,刺激还不够强,没有足够的能量进入全局工作空间。另外还有前意识(通常认为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处理过程,这个刺激足够强,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对此分配注意力,它仍然没有进入意识。
美国哲学家戴维·罗森塔尔(David Rosenthal)还提出了高阶思想理论,他认为当主体意识到一个精神表征的时候,表征就成为了意识。换言之,存在一种(潜意识的)“高阶思想”,即“我意识到我存在于这种精神状态”,让精神表征成为现实。从这个角度看来,意识就像雷达之类的监控系统,持续观察、分析着大脑活动的状态。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潜意识又是如何分布,具有什么样的结构,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答。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梅根·皮特斯(Megan Peters)和霍肯·劳(Hawkan Lau)对87位学者进行了非正式的问卷调查,他们发现虽然有94%的人认为,大脑在无意识状态下处理信息是有可能的,但仅仅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阈下信息的处理很好地得到了试验证明。
的确,尽管病理学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复杂的潜意识处理过程是可能的,在健康人身上进行的试验却没什么说服力。对无意识认知的研究表明,这些试验在方法上存在重大缺陷。
方法上的失败
研究者们面临的最主要的质疑在于,他们能否证明,在试验中意识确实没有起作用。然而,证明意识的缺位本来就是不可能的,而且无法证明不等于它不存在。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会忘记,对于健康的受试者来说,“关闭意识”是不可能的——哪怕我们尝试用他们什么都察觉不到的方式与之互动,受试者的意识也会一直参与其中。因此,要想构建一个试验场景,让受试者的行动完全如同僵尸一般,这根本就是一个幻想:受试者看到的每一个光斑,都会不可避免地同时激发意识过程和潜意识过程。
方法论的第二个失败在于,当我们用测试评估受试者是否意识到了事物的某种状态时,他们对这些测试是否足够敏感?这里必须区分主观报告和客观测试。主观报告即向受试者提问,让受试者报告自己对刺激的主观体验(看见/没看见),这种方式很难量化,并且容易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和蒂莫西·威尔逊(Timothy Wilson)在1977年提出,我们的口头描述常常与自身的心理状态并不一致。这样的论断让我们怀疑,当我们向受试者提问的时候,他们的回答能否准确描述自身真正的精神状态。
由于这些困难,不少研究者转而采用另一种方式来评估一种外部刺激是否进入意识。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刺激出现的时候作出行为上的反应,例如用手指按压来回答一闪而过的数字是比5大还是比5小。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测试方式,都面临着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些措施是不是排他的、彻底的?换言之,研究人员的测试能否确保评估意识的措施评估的仅仅是意识的内容,而不是其他的内容(排他性),并且能够评估意识的全部内容(彻底性)?例如,口头报告就可能不具备彻底性。另一方面,强迫辨别任务等客观测试方法有可能不仅受到意识内容的影响,还受到潜意识内容的影响。
不同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排除我们意识中的某些特定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三种策略,都建立在同样的基本观点上,即意识是一套检测系统,与对空雷达十分相似。要怎样骗过这样一台雷达呢?第一种策略是减弱信号,例如采用一架足够小的飞机,使雷达不容易发现。第二种策略是转移雷达操作员的注意力,例如制造多种诱惑。第三种策略是改变雷达的报告,目的并非让操作员认为那里什么也没有,而是让他认为那里有点什么,但现实和他想的并不一样。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分析这三种策略。
·上一篇文章:中学生睡眠时间标准:中学生睡眠时间要保证几小时
·下一篇文章:无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fumuke.cn/news/baike/21121115514D1A6GG7JI7JCIB3KHK65.htm